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珙縣:以工代賑促農增收 鋪就產業(yè)致富路
2021年11月19日 21:08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堯欣雨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9日電 (吳平華 李瑤 )“自己給自己修路,兩個月還有近7000元的工資,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真的是大好事!”近日,珙縣王家鎮(zhèn)和平村三社村民王成義高興地說。

  王成義口中的“自己給自己修路”,指的是珙縣王家鎮(zhèn)2021年以工代賑項目(魚田村、和平村),既該項目由政府投入資金,群眾參加工程建設獲得勞務報酬的扶持政策。據(jù)了解,該項目從魚田村一組至和平村三組,共1.9公里,投資170萬余元,項目建成后將有效解決和平、魚田兩個村,共計220余戶1000余名群眾的出行難和運輸難等問題。

  “路修通了,不但方便了群眾的出行,也為當?shù)剞r產品銷售節(jié)省了大量的運輸成本,進一步激發(fā)了群眾自立更生、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濒~田村支部書記王藝量說道。

  據(jù)初步統(tǒng)計,該項目累計吸納本地群眾就業(yè)50余人次,其中貧困勞動力30人次,發(fā)放薪酬30余萬元,節(jié)約建設資金10萬余元,約占總投資的15%。實現(xiàn)了節(jié)約建設成本、提高群眾收入與提升通行水平的“三贏”。

  “實施以工代賑項目,讓大家在家門口修修路、做做水利工程,有效促進了農村群眾就業(yè),參與鄉(xiāng)村建設,共享發(fā)展成果,實現(xiàn)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王家鎮(zhèn)鎮(zhèn)長代雨生說道。(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