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ms > 中新網(wǎng)四川

成都銀行開展“反詐第一課” 進校園宣傳活動
2024年09月24日 15:33 來源:中新網(wǎng)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wǎng)四川新聞9月24日電 “銀行卡綁定需謹慎,短信驗證要保密。(打一成語)”“投資理財需謹慎,高額回報不可信。(打一成語)”……9月23日,在成都大學校園內,“反詐燈謎猜猜猜”活動吸引了不少同學參與。

 “反詐燈謎猜猜猜”活動現(xiàn)場。成都銀行 供圖
“反詐燈謎猜猜猜”活動現(xiàn)場。成都銀行 供圖

  9月開學季,護航正當時。今年9月以來,成都銀行啟動“金融教育宣傳月”活動,針對年輕學生們閱歷尚淺、安全防范意識薄弱等特點,成都銀行趁著開學季,將“熊貓反詐小課堂”開進多所大學、中學,為青少年們送上開學的金融反詐“第一課”,與四川省反詐中心、成都大學等一起,共筑校園“平安墻”。

  反詐“第一課”走進成都大學

  9月23日活動在成都大學校園內舉行,“反詐燈謎猜猜猜”現(xiàn)場人頭涌動,主辦方將每個燈謎巧妙地將反詐知識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了金融反詐知識,每當有人猜中,現(xiàn)場不時爆發(fā)出陣陣掌聲和歡呼聲。

  當天下午,“熊貓反詐小課堂”開講,四川省反詐中心綜合防范支隊支隊長、三級高級警長羅彥加警官,以詳實生動的案例、風趣幽默的語言,為大一新生們帶來開學反詐“第一課”。

反詐“第一課”走進成都大學。成都銀行 供圖
反詐“第一課”走進成都大學。成都銀行 供圖

  針對大一新生們閱歷較淺、安全防范意識薄弱等特點,羅彥加警官專門篩選有貼近性的詐騙案例,用生動的故事、詳實的數(shù)據(jù),給大學生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電信網(wǎng)絡詐騙的常見手段、識別方法及防范技巧。

  來自成都銀行的講師,結合銀行攔截電信詐騙轉款案例,詳細介紹了銀行在防范電信詐騙中擔當?shù)闹匾饔,讓學生們深刻感受到銀行在保障老百姓“錢袋子”安全方面的決心和能力。

  “我們喜歡這樣的反詐教育方式,大家對詐騙手段的辨別和防范能力得到了提升,受益匪淺!贝笠坏男律鷱埻瑢W表示,將把學到的反詐知識分享給家人和朋友,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

  開學季筑牢校園“安全墻”

  今年9月以來,為深入推進“金融教育宣傳月”活動走深走實,著力提升學生金融素養(yǎng),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成都銀行聯(lián)合社會多方機構,在開學季,走進多所大學、中學,為學生們送上開學的金融反詐“第一課”。

反詐“第一課”走進校園。成都銀行 供圖
反詐“第一課”走進校園。成都銀行 供圖

  9月6日,成都銀行都江堰支行走進成都東軟學院開展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面向2024級約1200名新生,開展金融知識專題普及講座。

  現(xiàn)場,成都銀行銀行講師從征信基礎知識到征信對大學生的重要性、從校園貸背景到校園貸的特征和危害、從電信詐騙的類型分析到如何保護自己不上當受騙等方面進行生動有趣的講解和互動,有效幫助大學新生們在邁入大學校園生活的重要轉折點提早了解征信文化。

  講座上還分享了校園金融詐騙案例,讓大學新生們洞悉校園貸的消費陷阱、防范非法集資、網(wǎng)絡詐騙,提升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為他們上好金融知識的重要一課。

  9月12日,由成都市財政局、成都市財政會計學會、成都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與成都銀行聯(lián)合主辦“中秋共團圓,反詐總動員”防范電信網(wǎng)絡詐騙宣傳活動,“熊貓反詐小課堂”為成都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天府校區(qū)大一新生們帶來干貨滿滿的反詐第一課。

  9月13日,成都銀行成華支行與成華區(qū)青龍派出所走進成華區(qū)樹德四十中學校,對近年來發(fā)生在學生、老師群體周邊的電信詐騙案例進行了分析,現(xiàn)場對典型案例進行了生動有趣的講解演繹。此外,成都銀行宣傳小分隊還走進四川交通技師學院、四川交通運輸職業(yè)學校、天府新區(qū)綜合高級中學和樂至實驗中學,為學生們帶來金融反詐“第一課”。

  開學反詐“第一課”走進學校,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金融知識,還幫助莘莘學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消費觀念,在心中播下社會責任感的種子,為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奠定了堅實基礎。接下來,成都銀行還將繼續(xù)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開展形式多樣的金融反詐宣傳活動,切實筑牢金融反詐的校園防線。(完)

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本網(wǎng)或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本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